建溪十咏其六勤公亭

建溪十咏其六勤公亭朗读

危亭厌波面,屹若抃灵鳌。
浮蚁酡颜数,飞鸿送目劳。
更围披簿领,僧伴话风骚。
何日登悬榻,州民刺有毛。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建溪十咏其六勤公亭译文及注释

《建溪十咏其六勤公亭》是宋代杨亿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危亭厌波面,屹若抃灵鳌。
浮蚁酡颜数,飞鸿送目劳。
更围披簿领,僧伴话风骚。
何日登悬榻,州民刺有毛。

诗意:
这座勤公亭矗立在危崖上,犹如一只神龟一样。波涛翻滚的水面令人厌烦,而亭子屹立不倒,宛如一只灵动的神龟。漂浮的蚊虫数不胜数,令人眼花缭乱,而飞翔的大雁却给人带来疲劳。守卫者围绕着亭子,披着簿领,与僧人一起谈论风雅之事。诗人思念什么时候能够登上亭子的高榻,州民们则拿着刺去清除身上的虱子。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座建在危崖上的勤公亭,通过对景物和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亭子高居在波涛汹涌的水面之上,象征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与周围的浮蚁和劳累的飞鸿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描述亭子周围的守卫者和与僧人的交谈,展现了一种追求精神境界和高尚情操的意愿。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能够登上亭子高榻的渴望,而州民们刺虱子则象征着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和改善。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亭子、水面、昆虫和飞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和人类境遇的感慨和思考。同时,诗中融入了对高尚情操和精神追求的向往,展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建溪十咏其六勤公亭读音参考

jiàn xī shí yǒng qí liù qín gōng tíng
建溪十咏其六勤公亭

wēi tíng yàn bō miàn, yì ruò biàn líng áo.
危亭厌波面,屹若抃灵鳌。
fú yǐ tuó yán shù, fēi hóng sòng mù láo.
浮蚁酡颜数,飞鸿送目劳。
gèng wéi pī bù lǐng, sēng bàn huà fēng sāo.
更围披簿领,僧伴话风骚。
hé rì dēng xuán tà, zhōu mín cì yǒu máo.
何日登悬榻,州民刺有毛。

杨亿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杨亿诗文推荐

栝苍古名郡,生齿三万家。我昔自仙殿,捧诏临军牙。清心治期月,讼息民无哗。雄公真大士,宴坐绵几华。驾言造梵宇,室迩惊人遐。迎门虎溪屐,布地牛头花。庭松偃...

太姒徽音盛,长秋命数崇。黄图分丙殿,玄象应轩宫。纪注无穷美,声诗内助功。云阳复土后,陵柏自悲风。

梦兰前事悔成占,却羡归飞拂画簷。锦瑟惊弦愁别鹤,星机促杼怨新缣。舞腰罢试收纨袖,博齿慵开委玉奁。几夕离魂自无寐,楚天云断见凉蟾。

心似寒灰不复然,寻常谈论即弥天。门临颍水多年住,法自曹溪几世传。儒士谁同翻贝叶,都人长见施金钱。翰林诗版分明在,曾与吾家有旧缘。

礼备乐成,干健天行。帝容有穆,佩玉锵鸣。

大报于帝,玄德升闻。酬齐良洁,姿盛苾芬。

左手执籥,右手秉翟。进旅退旅,万舞有翼。

东瓯别业寄秋云,平昔题桥墨尚存。故郡曾登太守榻,上都频扫相君门。挥毫月殿香盈袖,锡宴星津酒满樽。归去吏民如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