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朴翁卧龙山

同朴翁卧龙山朗读

龙尾回平野,檐牙出翠微。
望山怜绿远,坐树觉春归。
草合平吴路,鸥忘霸越机。
午凉松影乱,白羽对禅衣。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同朴翁卧龙山译文及注释

《同朴翁卧龙山》是姜夔创作于宋代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龙尾回平野,檐牙出翠微。
望山怜绿远,坐树觉春归。
草合平吴路,鸥忘霸越机。
午凉松影乱,白羽对禅衣。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山景。诗人看到了山脉的尽头延伸到平野,像龙尾般回卷,屋檐上的青瓦在微风中闪烁。他望向远处的山峰,感叹其中的绿意无边,坐在树下感受到了春天的归来。草地上的道路和平原交汇,仿佛忘记了历史上的战争与争斗。在午后凉风中,松树的影子摇曳不定,白色的鸥鸟飞过禅衣。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水之景,蕴含着深沉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和谐的向往。

诗中使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如"龙尾回平野"、"檐牙出翠微",通过对山脉和屋檐的形象描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同时,诗人利用对比手法,将山脉的绿意和平原的草地、道路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协调。

诗人还通过描绘树下的坐者和松树的午后影子,展示了一种宁静祥和的禅意。白色的鸥鸟飞过禅衣,象征着净化和超脱,与禅修的境界相呼应。

整首诗以景写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宁静心境的向往。它给人一种深深的静谧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让人心生宁静和舒畅的感受。

同朴翁卧龙山读音参考

tóng pǔ wēng wò lóng shān
同朴翁卧龙山

lóng wěi huí píng yě, yán yá chū cuì wēi.
龙尾回平野,檐牙出翠微。
wàng shān lián lǜ yuǎn, zuò shù jué chūn guī.
望山怜绿远,坐树觉春归。
cǎo hé píng wú lù, ōu wàng bà yuè jī.
草合平吴路,鸥忘霸越机。
wǔ liáng sōng yǐng luàn, bái yǔ duì chán yī.
午凉松影乱,白羽对禅衣。

姜夔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姜夔诗文推荐

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九山如马首,一一奔洞庭。小舟过其下,幸哉波浪平。大风忽怒起,我舟如叶轻。或升千丈坡,或落千丈坑。回望九马山,政与大浪争。如飞鹅车礮,乱打睢阳城。又如白...

洞庭八百里,玉盘盛水银。长虹忽照影,大哉五色轮。我舟渡其中,晁晁惊我神。朝发黄陵祠,暮至赤沙曲。借问此何处,沧湾三十六。青芦望不尽,明月耿如烛。湾湾无...

萧萧湘阴县,寂寂黄陵祠。乔木荫楼殿,画壁半倾欹。芦洲雨中淡,渔纲烟外归。重华不可见,但见江鸥飞。假令无恨事,过此亦依依。

洞庭八百里,玉盘盛水银。长虹忽照影,大哉五色轮。我舟渡其中,晁晁惊我神。朝发黄陵祠,暮至赤沙曲。借问此何处,沧湾三十六。青芦望不尽,明月耿如烛。湾湾无...

我乘五板船,将入沌河口,大江风浪起,夜黑不见手。同行子周子,渠胆大如斗。长竿插芦席,船作野马走。不知何所诣,生死付之偶。忽闻入划声,灯火亦稍有。杙船遂...

苑墙曲曲柳冥冥,人静山空见一灯。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